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1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
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
③影响因素:
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
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
②特点:
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
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特点:
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①原因:
⒈计划经济体制;
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③方向:
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
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
③方向:
⒈内地到沿海;
⒉山区到平原;
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
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
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2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3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4、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
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
⑵交通拥堵;
⑶居住条件差;
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4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