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篇1
20xx年xx县第xx届人大会任期届满,五年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在会和分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专兼职委员和联系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优先、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立县、和谐安县”的发展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为重点,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切实抓好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一、 抓好工作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把事关发展全局、影响社会和谐、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重点,拓展监督渠道改进监督方法,提高监督实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监督力度,20xx年为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畜牧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围绕群众利益,为主任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设施情况的汇报》;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监督力度,夯实发展基础,20xx年为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五小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县移民工作情况报告》;围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20xx年为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抗旱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为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以泡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及中低产林改造情况的报告》,为主任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烤烟生产情况的汇报》;关注“两保护、两上山”战略设施,20xx年为会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两保护、两上山”工作情况的报告》;围绕关注民生,为主任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抗旱工作情况的汇报》组织专兼职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实情,分析研究,形成,总结成绩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为会、主任会审议好政府专项工作做好服务。围绕会审议意见和工主任会议通报,采取定期督办、跟踪问效、听取汇报等方式,加大对会决议、决定执行和审议意见办理,增强办理实效,提高办理质量。
二、抓好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20xx年针对古城保护情况,对《xx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0xx年针对治理整顿西河洗沙船问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执法检查;针对违法利用土地问题,对土地管理和《土地法》执行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贯彻落实《云南省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源保护管理条例》情况,20xx年主任会议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彝族回族自治县红河源保护管理条例》情况汇报;
三、配合做好代表视察工作。
20xx年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配合组织视察小湾电站库区移民工作情况;20xx年针对拉动内需项目和实施情况,对东山干渠建设等项目进行视察;围绕古城保护,20xx年对古城保护、新区开发建设及县城管理情况进行视察;围绕保护环境,20xx年对xx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关注新区开发,20xx年组织对文献新区开发为主的县城建设情况进行视察。
四、认真开展好环保世纪行活动
紧紧围绕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年度环保世纪行活动,积极发挥好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有力作用,同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村委会换届和社会群众监督的作用。结合本地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配合省州人大组织的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好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县饮用水安全和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经验成果、典型事例,丰富环保世纪行的内涵,使环保世纪行活动更加富有特色,更加扎实有效。
五、积极为代表会、会、主任会议服务
服从安排,积极主动为人代会服务,认真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撰写好调查报告,为会听取和审议政府和主任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汇报作好准备。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深入学习贯彻精神,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正确方向;努力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强和各乡镇人大和联系部门的联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会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参与开展 “四群”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篇2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xx年3月5日至3月11日,我们一行近50人在赵华副县长的带队下,“看”了潍坊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真正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考察学习了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收获也大,思考也多。
一、对潍坊农业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各具特色。潍坊农业产业化,由农民自发自创,政府大力推动而逐渐形成“三大六小”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一是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开端模式,也是最早的订单农业模式。以诸城乐港集团为例,企业提供农户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农民负责饲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加工和销售,再由企业返还农民利润。二是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即“市场+基地+农户”。众所周知,暖冬大棚蔬菜是寿光的拳头产品和叫响全国的品牌。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聚集了天下农民和物流者无限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每天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销出去,为当地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了“建一个专业市场,带动农户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寿光已成为全国蔬菜批发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平抑中心。三是以安丘为代表的出口外销模式:即“企业+基地+农户”。主要靠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按照国外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然后加工包装外销。除三大模式外,还有“六小”模式:即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加模式;以奎宁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以昌乐为代表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寿光农业科技博览园为代表的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等。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潍坊市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在本行业独占鳌头,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以诸城市为例,20xx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0多家,带动85%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
三、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潍坊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人就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二、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地区。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对比中感受差距,观摩中吸取经验,思考中激活思想。
一、正视差距。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与潍坊市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不仅差在发展速度、质量、规模、效益和起点上,更是差在发展理念,差在体制机制创新,差在狠抓落实上。
一是发展理念欠缺。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业,这是潍坊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最主要经验,也是我们最大的差距。潍坊市立足农业大市,将试验成功的大棚蔬菜种植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在示范带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增效增收的目的,政府又出资建市场,引导帮扶企业,着眼提升竞争力,发展以高科技、标准化、无公害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升级转换。相比之下,我们还保守着传统农业经济,求高产、轻质量。
二是服务意识不强。潍坊市各级组织从市场规律出发,围绕农业产业化提供服务、谋划发展。我们的干部群众则往往急功近利,缺乏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
三是缺乏胆识干劲。从自然条件看,寿光的北部是盐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是从1989年起,三元朱村支书王乐义硬是组织党员开展冬暖大棚蔬菜种植,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享有中国“菜篮子”和“瓜果之都”的美誉;而安丘则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开展标准化种植,实现了农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相比之下,我们还缺乏敢闯敢试的智慧和胆识,缺少“要干就争第一”的气魄和虎劲。
四是体制机制不活。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强力推进,这也是潍坊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验。
我们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乡镇与部门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工作活力不足;项目资金分散使用,投资强度不大、效益不高;土地流转等改革措施滞后,农业生产规模不大;激励扶持政策不完善,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
五是发展阶段滞后。从1979年起,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先后经历了起步、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战略经营、农业国际化竞争、新农村建设等五个阶段,目前该市农业已初步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0406元,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
我县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渠道主要还是卖初级产品,农民增收难度大。20xx年底,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而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715元,仍处在温饱线上下徘徊。
二、几点思考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今后工作中,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化”战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战略,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抓住关键,在思想理念上找转变。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潍坊,无论是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竞争,还是农村土地流转,都体现了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比如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前,潍坊市一些农民就开始尝试以出租、转让、土地经营股份公司等形式实行土地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资源配置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优势产业培育、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重点学习和借鉴。
二是要立足当前,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一是全力抓好示范点建设。整合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示范点。通过扶持原有示范点,创建新的示范点,帮助群众选对路子、学好技术、进入市场、见到收益,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引导“群众跟着干”;二是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优化区域布局。当前,我县要以核桃产业和标准化养殖提升为重点,加快建立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优质核桃栽培示范园、特色养殖标准小区,形成优势产业带。可以在一个产业或区域内,先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扩大生产交流与市场对接,提高农民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三是培育我县农产品知名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以主导产品为基础,推进同类品牌整合。以整合部门资源为保障,切实维护农产品品牌专用权。
三是扭住根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促创新。一是,要改变传统的组织设置形式,努力做到支部有产业,党员有项目。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工作重心由上传下达和一般性服务,转向抓产业、建项目、促增收上,使村级组织成为服务群众、推进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村干部成为服务群众、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二是,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转业退伍军人、现任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村后备干部或推荐为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坚持培训先行,提高农村能人素质,为我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走“能人强村”的发展路子。如何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我们指明了方法:一靠党的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好的致富带头人。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表明,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结 篇3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20_年3月5日至3月11日,我们一行近50人在赵华副县长的带队下,“看”了潍坊农业产业化的现状,真正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考察学习了潍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收获也大,思考也多。
一、对潍坊农业的总体认识
一、农业产业各具特色。潍坊农业产业化,由农民自发自创,政府大力推动而逐渐形成“三大六小”发展模式。各有千秋。一是以诸城为代表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开端模式,也是最早的订单农业模式。以诸城乐港集团为例,企业提供农户鸡苗、饲料、技术、防疫,农民负责饲养,成熟后,由企业收购、加工和销售,再由企业返还农民利润。二是以寿光为代表的市场拉动模式:即“市场+基地+农户”。众所周知,暖冬大棚蔬菜是寿光的拳头产品和叫响全国的品牌。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聚集了天下农民和物流者无限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每天把农户需要的生产资料运进来,把农户生产的产品销出去,为当地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二、三产业,实现了“建一个专业市场,带动农户专业生产,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形成一方区域经济带”的发展目标。寿光已成为全国蔬菜批发交易中心、信息发布中心、价格形成平抑中心。三是以安丘为代表的出口外销模式:即“企业+基地+农户”。主要靠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蔬菜基地,按照国外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然后加工包装外销。除三大模式外,还有“六小”模式:即以寒亭为代表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模式;以高密为代表的区域化种、养、加模式;以奎宁为代表的城市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以昌邑为代表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以昌乐为代表队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以寿光农业科技博览园为代表的农业高科技走廊模式等。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潍坊市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在本行业独占鳌头,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企业集团。以诸城市为例,20_年全市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00多家,带动85%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全市70%的工业企业是“农字号”,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50%以上。
三、市场体系日臻完善。按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潍坊市重点建设了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总面积3000亩,总投资20亿元,可实现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数千个商业机会和近万人就业,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
二、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地区。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在对比中感受差距,观摩中吸取经验,思考中激活思想。
一、正视差距。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与潍坊市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不仅差在发展速度、质量、规模、效益和起点上,更是差在发展理念,差在体制机制创新,差在狠抓落实上。
一是发展理念欠缺。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农业,这是潍坊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最主要经验,也是我们最大的差距。潍坊市立足农业大市,将试验成功的大棚蔬菜种植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在示范带动下,迅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为了实现增效增收的目的,政府又出资建市场,引导帮扶企业,着眼提升竞争力,发展以高科技、标准化、无公害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升级转换。相比之下,我们还保守着传统农业经济,求高产、轻质量。
二是服务意识不强。潍坊市各级组织从市场规律出发,围绕农业产业化提供服务、谋划发展。我们的干部群众则往往急功近利,缺乏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
三是缺乏胆识干劲。从自然条件看,寿光的北部是盐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是从1989年起,三元朱村支书王乐义硬是组织党员开展冬暖大棚蔬菜种植,蔬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享有中国“菜篮子”和“瓜果之都”的美誉;而安丘则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开展标准化种植,实现了农业标准化和国际化。相比之下,我们还缺乏敢闯敢试的智慧和胆识,缺少“要干就争第一”的气魄和虎劲。
四是体制机制不活。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强力推进,这也是潍坊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验。
我们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乡镇与部门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工作活力不足;项目资金分散使用,投资强度不大、效益不高;土地流转等改革措施滞后,农业生产规模不大;激励扶持政策不完善,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等。
五是发展阶段滞后。从1979年起,潍坊市农业产业化先后经历了起步、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战略经营、农业国际化竞争、新农村建设等五个阶段,目前该市农业已初步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_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0406元,基本实现了小康目标。
我县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渠道主要还是卖初级产品,农民增收难度大。20_年底,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而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715元,仍处在温饱线上下徘徊。
二、几点思考
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今后工作中,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化”战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战略,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抓住关键,在思想理念上找转变。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潍坊,无论是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竞争,还是农村土地流转,都体现了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比如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前,潍坊市一些农民就开始尝试以出租、转让、土地经营股份公司等形式实行土地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资源配置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优势产业培育、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重点学习和借鉴。
二是要立足当前,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一是全力抓好示范点建设。整合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示范点。通过扶持原有示范点,创建新的示范点,帮助群众选对路子、学好技术、进入市场、见到收益,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引导“群众跟着干”;二是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优化区域布局。当前,我县要以核桃产业和标准化养殖提升为重点,加快建立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优质核桃栽培示范园、特色养殖标准小区,形成优势产业带。可以在一个产业或区域内,先组建专业协会或合作社,扩大生产交流与市场对接,提高农民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三是培育我县农产品知名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以主导产品为基础,推进同类品牌整合。以整合部门资源为保障,切实维护农产品品牌专用权。
三是扭住根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促创新。一是,要改变传统的组织设置形式,努力做到支部有产业,党员有项目。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工作重心由上传下达和一般性服务,转向抓产业、建项目、促增收上,使村级组织成为服务群众、推进产业发展的坚强堡垒,村干部成为服务群众、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二是,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转业退伍军人、现任村干部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村后备干部或推荐为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坚持培训先行,提高农村能人素质,为我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走“能人强村”的发展路子。如何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我们指明了方法:一靠党的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好的致富带头人。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表明,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