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实用文档工作总结内容页

水务站年终总结范文

2024-01-16 09:09:06 工作总结 访问手机版

水务站年终总结范文 篇1

区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难、管护贵的现状,对水利工程“重建轻管”、“有人建,无人管”的弊端,结合中央省市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要求,启动了区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全面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保障已建工程设施持久发挥效益,推行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自建自管、受益共管、市场管护”等三种管护模式,明晰了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管护权、所有权,从根本上解决小型水利设施管护存在的管护体制不顺、产权不明、责权不分等问题。根据实际,现将区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情况

根据中央、省、市水利改革发展决定和深化水利改革发展要求,区出台了《区小型水库管理实施办法》、《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推行了小型水库及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经营权、管理权、所有权等改革。

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体制落实情况。制定出台了《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施方案》,实施了“五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签订“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承包管理、承包合同分别达11.2万份、7477份,合同签订率达99%以上,涉及农户12万户,受益面积30多万亩,颁发农村“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承包经营权证7394本,基本实现了“五小水利”工程设施“水权”发证范围“全覆盖”。

一是“五小水利”工程改革。小塘堰。实行三种改革管护模式,即对“一户用、一家管”的堰塘,采取单户承包形式;对“多户用、多人争”的堰塘,采取受益农户公开竞标的办法确定承包人;对于“有人用、无人管”的堰塘,采取协会共管制或者指定管理制。小泵站。推行两种管理模式,即实行承包经费和买断经营,由所在村与买断人签订承包合同。在保证“人畜饮水优先、防灾减灾优先、政府调度优先、项目建设优先”的原则下,明确双方责、权、利。小渠系。推行“村组户”管理模式,即实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三为一体”管理。全区已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32个,农民会员28355户,解决了万亩农田的灌溉管理问题。小水池(水窖)。按照山区20方、丘陵50方确定为水池的标准,实行“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管护主体、责任是受益户,水利部门承担技术服务。

二是饮水工程设施管护改革。农村安全饮水管理实行“五大”管理模式即公司化管理、用水户者协会管理、乡镇政府管理、村集体管理、受益户自管。以管理模式明确了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三是小型水库管护改革。对全区座小(I)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按水库库容确定管理人员,其人员经费由区财政纳入“以钱养事”管理,实行定额补助。确定了13名管理人员并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乡镇为小(Ⅰ)型水库的管护主体;乡镇水利管理站为小(Ⅰ)型水库的主管部门;小(Ⅱ)型水库管理明确由乡镇统一负责管理,村为小(Ⅱ)型水库管护主体,管护经费实行“以库养库”、“以水养库”,按照省厅56号文件要求落实了小(Ⅱ)型水库每座1名管理员。

二、管护经费落实情况

一是“五小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落实了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万元/年,由区财政局纳入预算,对水利工程管护实行年度管护考评制度,建立“以奖代补”长效机制。

二是农村饮水工程管护经费。落实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护资金50万元/年,由区财政纳入预算,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维护与管理。

三是小型水库管护经费。按照300万方以下确定1人、300万方以上确定2人的水库管理人员,其人员经费由区财政纳入“以钱养事”管理,实行定额补助。全区共落实小(I)型水库管理13人,定额补助26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补贴及水库经济林果收入弥补。小(Ⅱ)型水库每年每座水库落实1万元管护经费,每年落实了52万元管护经费。

四是水利投入经费。落实了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政策。近几年来,本级财政已计提水利建设资金1.2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建设。20年又安排5000万元用于水利建设。落实了水利建设基金,自20年,全区每年计提水利建设基金150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落实情况。根据中央省市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精神,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水利管理机构改革,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队伍、预算经费、管理制度四到位,建立了职能明确、机制健全、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设立了12个独立预算的财政全额拨款基层水利管理站。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改革原则。我们按照“政府主导,水利协调,财政管钱,农经发证,农户参与”五位一体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改革运行管护机制,制定方案(区小型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成立机构(区政府领导及其水利、财政、农经等部门)、设立专班(组织、工作、保障三个专班),明确职责(政府主导、财政管钱、农经发证、水利运作)、落实任务(乡镇协调、村组配合、农户参与)。并按照每处工程有“一张工程照片、一本设计图、一块公示牌、一份承包合同、一本经营权证、一套档案资料”的“六个一”标准,实施了以承包确权为核心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改革。

(二)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改革做法

1、明确方向,科学推进。坚持把完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普惠功能摆在改革的第一位置,严把改革方向,明晰集体所有权、放活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受益权,激发受益者的积极性,达到改革惠及民生目的。

一是坚持“四个优先”。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关系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我们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畜饮水、防灾减灾、政府调度、项目建设”等“四优先”的原则,确保小型水利设施不因承包确权到户而改变其公益性。

二是广筹资金保障。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积极性。在改革中,全区统一实行承包年限与土地二轮延包30年一致,确保承包户享有稳定的经营收益权。同时,建立投入奖励机制,对承包人扩容塘堰给予一定的补助,全区共筹集资金1.7亿元,区财政投入4000万元,整合资金1亿多元。

三是因地制宜确权。根据农民承包意愿,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分类确权。对“一户用、一家管”的堰塘,采取单户承包形式,村委会与农户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理责任,发放小型水利设施承包水权证;对“多户用、多人争”的堰塘,采取受益农户公开竞标的办法确定承包人,村委会与中标户签订承包合同,中标户再与受益农户签订“共建共管”合同;对于“有人用、无人管”的堰塘,采取协会共管制或者指定管理制,村委会与用水者协会或指定的村民代表签订承包管理合同。

2、层层动员,分级推进。我们按照“分级动员、分级定责、分级办点”的思路,以塘堰管护机制改革为切入点,放大辐射带动效益,把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分级联动。我们坚持区级定方向、部门互联动、乡镇抓协调、村级促落实,分级推进改革工作。区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印发了《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办法》,并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确保水利设施与承包确权同时到位。组建了由区水利局、区农经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各乡镇和各村落实了责任人,确保了责任落实到位。做到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职责明确、确权明界、签订合同、发放权证”的改革流程。

二是分级定责。在确权中,全区明确村委会为管护的第一责任人,承包人和村委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是管护的直接负责人;承包人与受益农户签订《承包管理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村、户、人”三位一体的管护责任机制,确保小型水利设施“有人建、有人管、长收益”的目标。

三是分级办点。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政策要求、统一组织验收”,“分类制定资金补助标准、分村组织工程建设、分户落实管理措施”的“三统三分”实施办法。自20年在村试点,改革中,全区先后建立了1个区级示范点、12个乡镇示范点、2个村级示范点。

3、阳光操作,统筹推进。我们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发动农民参与,实行民主决策,确保了改革公平、公正、公开,赢得了群众支持。

一是坚持依法依规。借鉴近年来我区在农村塘堰承包确权试点探索的成功经验,严格把好“六道关口、做到六个一律”,即严把调查摸底关,一律登记造册;严把方案审批关,一律一堰一策;严把竞标关,一律公开发包;严把公示公告关,一律上墙一周;严把合同签订关,一律一式三份;严把合同执行关,一律按合同确权定责。切实做到规定程序一步不少、规定环节一个不减、规定要求一律不降。

二是坚持群众主体。通过召开群众会、议事恳谈会、群众代表会等方式,发扬民主,让群众全程参与水利设施边界确定、承包方案评审讨论、现场竞价发包、承包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把水利发展和小型水利设施改革工作“两手抓”,以水利发展促进改革,以改革促进水利发展,实现了“两不误、两促进”。通过改革,全区共筹措各类水利建设资金3.5亿元,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新建和维修各类水利设施6000多处,新增蓄水量627万方,增加旱涝保收良田6万亩。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重、需求量大、自身能力有限、区级财力不足,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

(2)工程基本上都是公益性工程,自身没有经营性收入,维修资金、运行管理经费短缺,工程正常运行的资金与经费保障比较困难。

水务站年终总结范文 篇2

一年来,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局的具体指导下,各村领导大力协助和所里全体人员积极努力下,认真学习和执行有关水法法规,积极完成水利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我镇的水利事业发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就是本人的:

一、加强业务学习,制定

组织所里人员学习有关水法法规,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班,行政执法考试、财务人员培训班,提高了业务知识和工作职能。年初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工作职责,防汛值班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分工明确为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灌溉方面

今年灌区维修了两处,其中一处是灌溉期间冲毁的劳动村水渠x米,当时,正是农民插秧时期,时间紧迫,影响了农田灌溉,因此,多次下乡到xx村了解情况,解决了x个编制袋和x米塑料布。另一处是xx村拦河坝,因为某种原因冲毁了多米,造成了垧水田地缺水,为了解决农田用水,我们没有双休日,多次跟上级部门协商。利用天时间拉石头、编笼子等方式维修了冲毁的拦河坝和水渠,保证了xx村的灌溉用水。另外维修了xx村农桥一处,及时解决了水泥、钢筋等物资,不影响水田正常用水。

2、饮水工程

为了解决广大村民饮水难的问题,主要解决了以下工作。首先,协助xx村维修了蓄水池解决了渗水问题,让广大村民及时喝上自来水。其次,民主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包括打一处深井、维修蓄水池、管道工程,其中蓄水池工程未施工。再次,小营村打两处深井,管道维修,大力动员村里财力、物力,解决了农民饮水工程。并把其他村的饮水工程项目报到上级部门,提前做好项目设计概算工作。

三、做好防汛工作

防汛工作是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全镇的工作之重,作为水利部门在汛期来临之前向主管领导汇报今年防汛工作的特点,制定防汛责任制,做到了早动手、早准备、早预防。

1、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村都要建立健全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职责,工作分工,各负其责,使今年的防汛工作有了组织上的保障。

2、落实了防汛岗位责任制。镇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小型水库、塘坝、河堤段,并跟村领导、塘坝主人签订了小型水库、塘坝责任状。组织所里人员经常下乡,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问题要向主管领导汇报,引起领导的重视,并得到及时解决的办法。同时,协助各村及时清理排洪沟的垃圾,做到汛期排水畅通的标准。

水务站年终总结范文 篇3

一、防汛抗旱

自进入汛期以来,我镇及时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和应急抢险队伍,明确各水库的行政领导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岗位责任人,上报了各个水库和水电站的渡汛计划报告,编制报送了一库一册的防汛抢险,落实抢险措施和物资,组织抢险应急队伍进行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演练。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在畅通状态,落实各水库管理员的通讯经费保障。分管领导组织专业人员对全镇的水工程设施和库坝的坝体、涵洞、溢洪道启闭设施做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检查,消除了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确保了各类水利工程在汛期安全渡汛,同时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蓄水任务,做到防汛蓄水两不误,确保水库下游的农田灌溉用水。

二、项目建设

1、我镇柳山集中供水工程已完成审计并正式投入运行。罗子团集中供水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2、完成了笑天龙水库、隆回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岩门前水库、白油铺水库、五凤亭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

3、完成山界集中供水工程的初步设计,并已通过市水利局的评审。

三、

1、针对今年的天气,防止地区干旱情况的发生,确保双季稻的灌溉用水,对本辖区内的所有水库,山塘进行有计划的.放水、排灌。

2、完成罗子团集中供水工程验收和审计。

3、配合县水务局完成河道治理工程的扫尾工作,并解决所有遗留问题。

4、努力争取山界集中供水工程的项目计划,完成招投标工作,并进入施工阶段。

5、按县水务局的计划文件,完成了岩门前水库、白油铺水库、五凤亭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任务。

水务站年终总结范文 篇4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政协台州市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局以治水兴水思想为统领,以建设水利“五大百亿”工程为主线,以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干一流”的总基调,大干快上,提速创优,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实现水利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百项千亿项目加快推进。一是大抓项目建设提速。实行每个在建工程挂图作战、节点控制,全力“通堵点、破难点”,推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椒(灵)江建闸引水扩排工程先行段阮家洋溪分洪工程完成下穿铁路段隧洞开挖;朱溪水库工程实施大坝主体浇筑,输水隧洞全面建设;方溪水库工程大坝填筑至82米高程,完成总工程量的40%;东屏水库工程政策处理全面推进,输水隧洞南林支洞掘进220米。二是大抓项目前期攻坚。实行每个前期项目计划倒排、环环相扣,推动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其中,三门海塘加固等9项工程完成项目立项、可研审批、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超额完成省下达的5个项目开工任务,开工项目数为全省最多。三是大抓项目科学谋划。结合防洪排涝基础设施补短板需要,系统谋划椒(灵)江流域、温黄平原水系等综合整治,新谋划了长潭库区防洪能力提升、灵江干流临海城区段综合治理、椒江城东堤塘提升等项目10个,总投资89亿元。

(二)“水上台州”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绘好规划蓝图。立足台州资源禀赋,谋划了以市区“五湖四环、一廊多带”为核心、全市域构建“水上台州”的宏伟蓝图,并谋划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项以上水利重大项目上建设,“水上台州”水利项目布局基本完成。二是建好水网体系。实施全流域(水系)治理,拓浚互通“主干动脉”江河,连接贯通“毛细血管”河道,构筑互联互通互补的生态水网体系。其中,市区以实施洪家场浦、青龙浦、鉴洋湖、月湖水系等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五湖四环、一廊多带”都市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是抓好工程成效。精准服务,精准施策,全力推动“水上台州”各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其中,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拓浚整治13.1公里,实现水系全系贯通;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全面建设,河道整治基本完工;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飞龙湖基本建成,河网水系连通发挥成效,市区“水上台州”雏形已经形成。

(三)实现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一是干出了工程“加速度”。按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原则,系统谋划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对项目前期环节能压则压、流程能快则快,对工程建设实行“项目化、清单式、销号制”管理。20xx年全市完成投资12.9亿元,完成543个工程建设。二是打赢了水质“翻身仗”。实行“工程摸排全覆盖、水质普查全覆盖、消毒净化全覆盖”的水质提升模式,在全省开创性全面推广村级供水“十个有”标准,建立“单村水质定期送检、单镇以上水厂自检、卫健部门行业抽检”三级检测体系,实现全市农村饮用水工程水质达标率提升至87%,在全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实现了统管“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台州市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机制的通知》等,实现全市9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工程均由县级水务集团作为统管单位,落实“一个机构统管、一套制度管理、一班人员维护、一块资金保障、一条流程运转”,推动农村供水管理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城市供水管理服务水平。

(四)水生态文明全面升级。一是全域创建“美丽河湖”。结合美丽乡村、百项千亿工程等建设,大力实施“十廊百河千景”工程,建成了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使美丽河流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其中创建市级“美丽河湖”18条(个)、省级“美丽河湖”12条(个)。二是综合实施河道整治。通过疏浚清淤、生态修复、融水入景等水岸共治举措,因地制宜建设沿岸生态廊道,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特色生态示范河道。20xx年全市共投资1.13亿元,完成综合整治34.02公里。三是深入推进河湖清淤。科学合理制定清淤计划,实施清淤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其中椒江、黄岩、路桥、温岭和玉环等5个区(市)都建立了河湖清淤轮疏机制,实现台州南片平原河网地区“有淤常疏、清水长流”,玉环市成为全省创建河湖清淤轮疏机制试点县。20xx年全市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河湖库塘清淤489.1万立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09%。

(五)水利工程保安兴利作用充分发挥。一是全面启动海塘安澜千亿计划。对接全省海塘安澜千亿计划,结合我市实际率先开展《台州市海塘安澜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启动新一轮海塘加固提标建设,计划到20__年,基本消除高风险海塘。二是全面推进水库除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到20__年底全市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4座,确保水库病险率下降至5%;今后将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常态化,做到“发现一座、除险一座”,确保病险水库年发生率控制在3%以下。20xx年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35座,其中完工验收21座,占年度任务的140%。三是全面推进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全市开展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针对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对策,防患于未然。20xx年全市共完成水库、海塘等水利工程安全鉴定(认定)52处,并要求管理单位根据工程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工程安全管理。

(六)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一是落实水资源强监管出实招。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全面监管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保护、配置各环节,其中实现年取水量5万方以上自备水取水户实时监控全覆盖;围绕取用水管理、饮用水源地监管等开展“四不两直”检查3轮,对检查中发现问题以“一县一单”反馈并全面整改;在全省率先公布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并开展8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开展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温岭市通过全省第一批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试点县省级复核;开展县域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试点,玉环市完成《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xx-20xx)》报批。二是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有成效。编制《台州市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在全省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全覆盖,其中椒江、黄岩、路桥、温岭、玉环和三门等6个县(市、区)已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临海市和仙居县创建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已通过“省标”“国标”双验收,天台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已通过全省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期评估。20xx年全市共创建市级节水型企业49家、节水型灌区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25个、节水型公共机构90家及省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4个。三是落实“双控”行动见实效。开展《椒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修订,制定并实施《椒灵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严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实现用水总量稳中有降,用水效率有效提升,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

(七)水旱灾害防御取得实效。一是狠抓水旱灾害防御规范。机构改革后,及时对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信息化等职能进行高效整合,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职责、工作预案等进行修编完善,注重每道环节、每个细节的规范可操作,并与应急、气象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及应急联动合作方案,实现防台应急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二是狠抓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狠抓水库等水利工程“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落实,对347座水库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专项暗访督查,确保各类责任人从有名到有实;强降雨期间,加密水库、山塘等巡查次数和应急防范,实现全市水利工程没有发生一起水库出险、一起海塘堤防决口现象。三是狠抓防汛调度能力提升。开展了椒江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温黄平原洪水风险图、长潭水库预报调度系统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研发建设,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科学精准调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