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内容页

陕西乾陵导游词

2023-12-03 16:10:59 实用范文 访问手机版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唐代帝王陵墓之冠-乾陵。

那么在到乾陵之前,我先将乾陵有关概况向大家作以介绍。乾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处的梁山上。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两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他们二人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甚至一度更换国号。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因得到舅舅长孙无忌的帮助被选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成为唐朝第三代皇帝。因其体弱多病,实权操控在皇后武则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病死于洛阳观贞殿,葬于乾陵。

武则天,名瞾,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广元。父亲是个木材商,随李渊起兵反隋。唐初,因功被封为工部尚书。武则天从小随父母四处奔走,增加了许多见识。14岁时,因才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名媚娘。因为其与皇太子李治早有接触,太宗死后,她到感业寺做起了尼姑。高宗即位不久,便将她从感业寺迎回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使用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公元655年,被立为皇后。从此,她开始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开始,朝廷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裁决,朝臣称高宗和武则天为二圣,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是武则天。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中宗、睿宗、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不愧为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公元720xx年,她传位于中宗李显,不久因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5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因李治尊号为“大圣天皇”,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后”。二人尊号中都有“天”。在《易经八卦》中,乾为天。陵址又正好位于唐京都长安西北,即八卦之乾方,因此称其陵园为乾陵。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较为完整的陵墓之一,也是唐代因山为陵的典型。据考证,乾陵陵园是仿唐长安的模式而建,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之分。墓室置于宫城中心。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内城四面各有一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由于时间久远,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门外。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司马道。在古代,帝王生前的专用道路叫御道。帝王死后,专为其修的道路称为“神道”,也叫司马道。参观的路上我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乾陵位于梁山上。梁山三峰耸立,以北峰为最高,海拔1047.9米,呈圆锥形。南二峰两峰东西对峙,峰顶各有土阙一座。如果从远处眺望乾陵,您会惊奇的发现,乾陵恰似一位睡美人,悠闲而肃穆地躺卧于天地之间。高耸的北峰是她微微抬起的头颅,端庄美丽,北峰上苍翠欲滴的松柏是她秀美的长发,舒展飘逸;司马道是她的玉颈,笔直圆润;南峰是她的胸脯,挺拔柔美;起伏的峰峦是她微突的腹部和舒展的双腿,与朦胧缥缈之中伸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只有这时,您才会赞不绝口的感叹这座源自山体造就的陵墓,竟是如此机巧

的与她的墓主人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位女皇的绝妙象征,真可谓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我们眼前这对石柱称为华表。这种建筑起源于远古,最初作为路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乾陵华表高8米,由圆石、仰盆莲花顶座、八菱形柱身、覆盖莲花座、双层方形基座五部分组成。莲花冰清玉洁,是佛门“善”的象征。唐代崇佛,又因莲与邻谐音,所以又象征佛以慈悲为怀,肩负普度众生的大任。因此,华表上下皆刻有莲花,其顶端的圆石,象征着天降甘露,如意吉祥之意。这对华表巍然屹立于司马道最前端是作为陵墓的象征,后统洋洋百余件巨型石雕,衬托出乾陵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

华表北面是一对栩栩如生的翼马。他们目视远方,肢体强健,昂首挺胸,两侧的翅膀好似一朵朵彩云,有腾云驾雾,空中飞奔之势,富于浪漫神奇色彩,真可谓: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这两匹翼马都属于波斯马,外形虽相似,风格却不同。西边的翼马轮廓爽朗,棱角分明。而东边的流畅优美,圆润柔和。翼马又叫天马,自古以来,人们就将它当作瑞兽看待,马长翅膀是一种想象的兽类形象。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这一对鸵鸟。腿长颈细,翩翩起舞,工匠们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只用了淡淡的几刀,就将鸵鸟的形象勾勒得活灵活现。鸵鸟历经千余年风雨侵蚀,苔藓遍布,斑痕点点,更显得古朴粗犷,憨拙可爱。可能大家要问了:为什么这里要放置鸵鸟呢?我们知道,中国自汉、唐以来,特别是唐朝,与西域诸国的友好交往相当频繁,他们多次赠送鸵鸟到长安。这对石雕艺术品,是唐代中国与异域民族友好往来的历史写照。

鸵鸟之上,有五对石马与牵马之人,他们均采用了圆雕,而他们的设置既是皇宫仪仗队伍的象征,又是唐朝皇帝文治武功的象征。接下来,我们看到十对护陵翁仲石人,高4米,重达数十吨,他们高大魁伟,头戴冠,高额粗颈,宽袍大袖,双手柱剑,并足恭立,目视前方,威严地守卫着陵园中的主人。

在朱雀门外的西阙楼前,是《述圣记碑》。这是安葬高宗李治时,武则天为他立的功德碑。碑文由武则天撰写,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内容是歌颂高宗的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碑高6.3米,重89.6吨,由七块巨石组成,因此也称为“七节碑”,象征七曜,七曜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七种基本物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节碑寓意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 与《述圣记碑》遥遥相望的是《无字碑》。她高大雄伟,闻名于世。整个碑用一块巨石雕成,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碑首刻8条蟠龙,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副,龙腾若翔,栩栩如生。龙首上有一振翅欲飞的金凤凰,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碑座阳面正中刻有狮马图,雄狮昂首怒目,十分威严,骏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此碑初立时未刻一字,故名“无字碑”。关于它的由来,历来说法很多:一说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取《论语》“民无得而名焉”之意;一说:武则天雍容大度,立下此碑,供后人评说自己;一说:此碑乃中宗李显所立,他既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去恭维她,又不愿意以儿子的身份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而立下此碑。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宋金以后,开始有人在

“无字碑”上刻字,从此,无字碑成了有字碑。其中最珍贵的是用女真文字题写,旁有汉字翻译的《郎君行记》,女真文字早已绝迹,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女真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两通石碑的北边是61尊王宾石像,是武则天为纪念参加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下令刻立的。石像身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蹬皮靴,背后刻有国名,姓名和官职。如今,石像头部均被毁,背后的文字也磨灭不清,只有两尊石像背后字迹比较清晰,从字迹分析,一人来自今天的阿富汗,另一人来自今天的伊朗。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咏诗曰: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

再往北就是梁山主峰-北峰。在北峰的半腰处,有一X形交叉小道,这就是乾陵地宫的出入口所在地。地宫隧道长63.1米,宽3.9米,全部用石条填砌,石条间用铁水浇灌,异常坚固。据考证,乾陵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王陵墓,“地下宝藏无恙否?盛唐文物好探寻”据考古专家勘测,乾陵地宫中藏有大量的稀世珍宝,金银珠玉,锦帛绸缎,典籍字画,琳琅满目,不胜枚举。由于诸多原因,乾陵地宫至今尚不能发觉,有朝一日乾陵地宫开启,幽宫里保存千年的稀世珍宝将重现天日,到那时将会出现世界的又一大奇迹。

参观完乾陵,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陪葬墓。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比较著名的有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等。永泰公主为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死时仅17岁,中宗李显即位后,追封为永泰公主,并与其丈夫武延基合葬于乾陵北原,陪葬乾陵。懿德太子为中宗长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2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0xx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四面有城墙,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但如今陵园的地面建筑,已经基本荡然无存了。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他的妻子——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少数没有被盗掘的陵墓,乾陵至今也没有被挖掘过,所谓乾陵出土文物都来自乾陵的陪葬墓,如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等。

乾陵景区面积较大,除了乾陵外,还有多个陪葬墓,分别埋葬着多位皇亲(太子与公主们)和大臣,目前挖掘的主要有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乾陵博物馆就是建在永泰公主墓的遗址上,博物馆中展出的文物以唐三彩、彩绘俑和壁画等为主,其中《宫女图》是壁画中的精品。懿德太子墓旁也有文物陈列室,但规模不大,章怀太子墓的墓道中有精美的壁画,但基本都是复制品,真品保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博物馆和陈列室都无需另外付费。

游览乾陵景区可以全程步行,景区还提供了观光车(车费不包含在景区门票内,30元/人),观光车来往于乾陵与其余的三个陪葬墓之间。游客在景区大门售票处可以购买观光车的车票,持车票的游客,在景区内的各观光车站台可以多次上下车。售票处靠近乾陵,三个陪葬墓位于售票的南部,从乾陵到懿德太子墓步行约15分钟,从懿德太子墓到永泰公主墓步行也需要约15分钟,游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乘坐观光车。

乾陵虽然没有被发掘,但也是有很多看点。在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的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但都是没有头的石像(都被敲掉了),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至于为什么六十一尊石像都没有“头”,至今没有个准确的说法。

无字碑,也是乾陵的另一个看点。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无字碑不仅位置醒目,而且雕刻艺术精湛,这块无字碑后,充满了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

此外,你也可以漫步在朱雀门内宽阔笔直的神道上,神道两边是巨大的石人、石马和石鸵鸟等石像,看着远方高耸的山峰,山峰的内部就是埋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此时此刻,距离那个辉煌的年代已经千年,一种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3

乾陵是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城80公里。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0xx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坐落在海拔1047.5米高的梁山上。梁山有三座山峰,北峰最高,即乾陵。

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陵前司马道两侧排列有雕刻精美、神态生动的石刻124件。

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戴冠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十对,四个门外各有石狮1对,北门外有石马3对,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

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此时,我们呼吁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再次激活这个话题,旨在审视“科学发掘乾陵”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中国政府在1957年,就公布乾陵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公布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拨专款进行整个陵园的维护与修葺,到20xx年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0万人次。

然而,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完之后,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归。

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借用现代化的造形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唐代帝王陵墓之冠-乾陵。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蕴藏着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灵秀。在这群优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锥状山峰中,分布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山陵,给三百里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我们眼前连绵起伏的三座山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仰面而卧的妇人,头北足南,仰面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梁山,是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唐代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唐代帝陵,关于乾陵,众多的石像,山峰的高大形体烘托出它雄伟壮观的气势。精致的石棺,多彩的壁画,再现了昔日的梦幻岁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长眠于此。无穷的悬念就藏在它隐秘地宫的深处。不同于我们昨天参观的秦陵,这是一座因山为陵的陵墓。在秦汉时期,皇陵的主要建筑封土堆,是由人工挖掘堆砌起来的。唐太宗李世民汲取历史教训,即古往今来无不亡之国,无不掘之墓,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而乾陵营建之时,正值唐朝盛世,国力强大,国库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虽经一千四百年风雨沧桑,仍处处显示当年风采!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长孙皇后,因得到舅舅长孙无忌的帮助被选为太子。公元649年即位,成为唐朝第三代皇帝。因其体弱多病,实权操控在皇后武则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病死于洛阳观贞殿,葬于乾陵。

武则天,名瞾,祖籍山西文水,生于四川广元。父亲是个木材商,随李渊起兵反隋。唐初,因功被封为工部尚书。武则天从小随父母四处奔走,增加了许多见识。14岁时,因才貌出众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封为才人,赐名媚娘。因为其与皇太子李治早有接触,太宗死后,她到感业寺做起了尼姑。高宗即位不久,便将她从感业寺迎回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使用手段害死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公元655年,被立为皇后。从此,她开始参与朝政,从公元660年开始,朝廷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裁决,朝臣称高宗和武则天为二圣,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是武则天。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中宗、睿宗、于公元690年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不愧为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公元720xx年,她传位于中宗李显,不久因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次年5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因李治尊号为“大圣天皇”,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后”。二人尊号中都有“天”。在《易经八卦》中,乾为天。陵址又正好位于唐京都长安西北,即八卦之乾方,因此称其陵园为乾陵公元620xx年唐王朝建立,定都长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帝国的统治权也成为权利漩涡中所有人的梦想。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个皇帝,他的性格仁慈而懦弱,李治很信任自己能干的妻子武则天把很多政务交给她处理,就这样证券逐渐被皇后武则天掌握,公元683年。唐高宗病死,次年葬入乾陵。乾陵依梁山的自然山势将山头作为陵冢,在山腰出凿出石洞,修建玄宫,唐高宗下葬时,乾陵还只是初具规模,真正促使它建成的是武则天,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来她干脆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武则天忙于宫廷斗争和国家大事时,始终牵挂着乾陵,既然在生时获得了一般女人难以企及的权力,那么,在百年之后,安息之所也要与众不同。在武则天的主持下,乾陵的修建工程一直继续。工程艰巨而浩大。前后长达20xx年之久才告竣工。终于造就了一座空前的皇家陵寝。这是一座气势恢弘的陵墓,以司马道为中轴,四周环绕着两重城垣,城垣的西南方建有宫殿,东南方分布有太子,公主及大臣的17座陪葬墓。整个领取周长四十公里,占

地面积约20万亩,从乾陵的俯瞰图上不难发现,它的形状就好似一座雄伟的城市。实际上,乾陵就是仿照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城建造的。《吕氏春秋》有一句话叫做:”陵墓若都邑”公元七世纪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设计周详,布局井然.一条南北中轴线贯穿全城,东西左右均衡对称,城市的南部是商业区和平民居住区,中间是皇城,集中了唐朝中央的主要政治机构,北部中心是宫城,也就是皇家的领域。乾陵就是长安城的微缩景观.乾陵的正门位于南面,自南向北建有三座高耸入云的大门。他们象征着帝国都城长安的三座城门,三座城门中间的区域分别象征着长安城的外郭城,皇城和宫城。宫城和长安城一样,在四个方向设有青龙门,朱雀门,白虎门,玄武门。里面建有寝殿和地宫,这是帝王死后的宫城,在乾陵的东南部分分布着17座陪葬墓,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地排列开来。乾陵规模之宏大,建筑之雄伟,堪称历代皇陵之冠。历经千年的沧桑之后,今天的乾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当年地面上曾经建有很多建筑,如今荡然无存。但是陵墓曾有的气势,并没有因此而减损。两面的山峰形成一道自然的大门,陵前的登陵石阶衬托了帝陵的宏伟气势。它的规模比南京的中山陵还大出三分之一,多出139级台阶。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了平台与台阶种种深刻的含意。十八座平台象征唐朝皇帝在关中的十八座陵墓;第一层34级台阶象征唐高宗在位34年;第二层的21级台阶象征女皇武则天执政20xx年;第九层的108级台阶象征佛教的108颗念珠。每月的初9为吉祥日,12个月的9相加起来正好为108,象征每年会降下108个吉祥;第17层的21个台阶象征唐朝历任21个皇帝;最后一个平台8级台阶象征八卦。八卦以乾为首、为上,因而乾陵也意味着天陵。由于这里所处的位置独特,左为山崖,右为深谷,前后为墨玉石台阶,能产生回音。尤其是在第8个平台中部,声音特别响亮。据说在这里轻击四掌,可以听到“消除烦恼”的四字回音。再击四掌。可以听到“降来吉祥”的四字回音。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一试。宽阔的司马道直通地宫墓门,长约4公里,两旁排列着巨大的石刻群。有动物和人像,统称为石像生。在陵墓前安放石像生的做法,开创于唐朝,在唐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有文明世界的精美石刻昭陵六骏。我们眼前这对石柱称为华表又称神道石柱。这种建筑起源于远古,最初是木质柱 身上端横穿交叉横木,用来标识路径或让国人在上面表示政见,因 此又叫“谤木”。后来逐渐演变成宫殿或陵墓的标志物,东汉以后 发展为石料建造。乾陵华表高8米,由圆石、仰盆莲花顶座、八菱形柱身、覆盖莲花座、双层方形基座五部分组成。莲花冰清玉洁,是佛门“善”的象征。则天崇佛,又因莲与怜谐音,所以又象征佛以慈悲为怀,肩负普度众生的大任。因此,华表上下皆刻有莲花,其顶端的圆石,象征着天降甘露,如意吉祥之意。这对华表巍然屹立于司马道最前端是作为陵墓的象征,后统洋洋百余件巨型石雕,衬托出乾陵庄严肃穆的神圣气氛。它意味这里是神道(司马道)的起端。司马道上共有十对石人,五对葬马,再往南走是鸵鸟,石刻雕刻的鸵鸟姿态十分活泼,鸵鸟是来自非洲的稀罕动物,史籍记载,唐高宗在位的时候,中亚地区的吐火罗国,曾经派遣特使献鸵鸟,刻石鸵鸟与陵墓前,就是为了纪念这桩盛事。当时唐朝之所以能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中亚地区与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分不开的。而在当时的军队中战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乾陵也有着这种长着翅膀的飞马,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它们昂首凸目,双翼雕刻成优美的卷云纹。四蹄蹬地,坚实有力,洗练而有力的刀法,使马的神态英姿焕发,潇洒自如。有些东西有吉祥意义。在乾陵所有石像生中,气势最磅礴的还是司马神道两侧保留的这十对石人像。传说,这些石人像的原型叫翁仲,翁仲为秦朝大将,曾经大胜北方的匈奴。他死后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为他铸铜为像。置于自己的皇宫门外,以后帝王纷纷仿效,相沿成习。最为精妙的是,这些侍卫将军,被雕刻大师赋予了不同个性神态。有的皱眉,若有所思;有的庄重严肃,气宇轩昂;有的神态虔诚,小心谨慎;有的面带忧虑,心情略显悲伤;有的精神愉快,嘴

角挂着微笑。与将军像相对的还有这些石狮子,它们使整个陵区蒙上一层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一千多年来,它们默默伫立,在历史的刀光剑影中岿然屹立。这一套组合奠定了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就是所谓神道上的石刻,这套制度是从武则天那时确立的。乾陵对中国皇陵制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九世纪,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特别是在神道两边摆放石像生的形式成为中国古代皇陵的标志之一。而这种方式确实能营造出肃穆和庄严的气氛。我们无法得知这一创造是否源自武则天本人,但乾陵的墓葬形式确实表现了女皇帝独特的气魄,为则天作为唐朝的实际统治者,在几十年的统治历程中,功绩卓著,正是她奠定了唐王朝走向兴盛的基础。在武则天时代,唐朝不仅扩大了疆土,而且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部世界,形成了中外交流的空前盛况。乾陵保留下来的很多文物,都记录了这段盛世景象。在司马神道北端坐落着与真人一般大小的61个石人像,分东西四行站立,这些石人多数身穿武士袍,和唐代一般官宦的打扮很不一样,而从这尊残留着头部的石像来看,它的原型原本是一个大胡子,头发在脑后梳成辫子。这肯定不是唐人的形象,那么这些石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呢?就是当时参加他的葬仪的61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它们在乾陵前恭敬地站立,双足并立,两手前拱。表现出对唐朝皇帝的尊敬与仰慕之情。这幅从乾陵陪葬墓中发现的壁画,更加生动地描绘出当时国际交流的状况,画面上三名唐朝外交官员,正在商谈接待事宜,另外三位服装各异的外国使节站在一旁,耐心的等候谒见唐朝的太子。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即便如此,在那个以男子为中心的时代,武则天的行为还是备受质疑,武则天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公元720xx年武则天在临终前还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唐中宗李显,李显并没有把母亲当做一个篡位者,而是下令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将她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在朱雀门外的西阙楼前,是《述圣记碑》。这是安葬高宗李治时,武则天为他立的功德碑。碑文由武则天撰写,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内容是歌颂高宗的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碑高6.3米,重89.6吨,由七块巨石组成,因此也称为“七节碑”,象征七曜,七曜是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七种基本物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节碑寓意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普照天下,光耀千秋。 与《述圣记碑》遥遥相望的是《无字碑》。她高大雄伟,闻名于世。整个碑用一块巨石雕成,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8吨,碑首刻8条蟠龙,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副,龙腾若翔,栩栩如生。龙首上有一振翅欲飞的金凤凰,出神入化,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碑座阳面正中刻有狮马图,雄狮昂首怒目,十分威严,骏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此碑初立时未刻一字,故名“无字碑”。关于它的由来,历来说法很多:一说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取《论语》“民无得而名焉”之意;一说:武则天雍容大度,立下此碑,供后人评说自己;一说:此碑乃中宗李显所立,他既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去恭维她,又不愿意以儿子的身份对自己的母亲提出非议,故而立下此碑。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宋金以后,开始有人在“无字碑”上刻字,从此,无字碑成了有字碑。其中最珍贵的是用女真文字题写,旁有汉字翻译的《郎君行记》,女真文字早已绝迹,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女真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在乾陵耸立着这样一个巨大的石碑,是纪念武则天的功绩的,但是,这块石碑上一片空白,没有一个字,据说武则天临终前,要求死后为自己立一块无字碑,拒绝对自己的一生做出评论。直到今天这块无字碑依然默默矗立,铭记着那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那个色彩斑斓的时代.同样沉默的是隐藏在乾陵地宫里无尽的秘密.武则天死后两百年,公元920xx年唐王朝灭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状态.一个叫温韬的军阀手里握着唐代陵墓的图纸,于是,包括昭陵在内的十多座唐陵尽遭浩劫.可惟独乾陵的地宫没有被盗凿,这是为什么呢?相传当温韬和他的部队企图开掘乾陵时,朗朗的晴天突然间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温韬恐惧不已,慌忙停止挖掘带兵撤退,七月份,雷雨交加.一直打不开,武则天的名声也不好,不吉利,乾陵幸运地

逃过了这次浩劫.更然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再往后的一千多年里,很多盗墓贼企图盗挖乾陵,但是都没有成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对乾陵墓道进行了勘测,发现墓门和隧道内全由石条叠砌,并用铁细腰嵌住,再用铁浆灌注在石条与铁细腰之间,石条的叠砌约有39层,非常牢固,但是乾陵里的陪葬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是乾陵的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永泰公主墓被发掘,当考古工作者进入永泰公主墓发现墓室斜上方有一个从地面直通墓室的盗洞,在盗洞的下面还有一具骷髅,骷髅的手上紧握着一把斧头,他很可能是一个盗墓贼,临死前似乎还在和绝情的同伙做最后的拼搏.虽然遭受过盗墓的毁坏,但永泰公主墓中,还是得以保存了一些文物.在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和三彩马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更让人惊喜的遗存文物在墓室的墙壁上,这里绘有一幅精美的壁画,堪称绝妙的艺术品,通过这幅壁画,我们或许能够领略到当年唐代宫廷生活的原貌,特别是唐代女子的风采,图中宫女们个个丰满性感,留着特别的八字眉,梳着各式各样的发髻.人物比例匀称,顾盼如生.特别是这位端杯宫女,虽然地位不高,但容貌出众,气质优雅,所有人第一眼都会被她的美丽所折服,美学家称她为”东方第一美女”.永泰公主很可能也是这样美丽的公主,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叫李仙蕙, 李仙蕙死于公元720xx年,时年仅仅十七岁,在永泰公主的墓志铭上,记载有”珠胎毁月”的字样,意思是她死于难产.1960年挖掘时,考古队曾发现了,永泰公主的盆骨碎片,进行复原后,发现永泰公主的骨盆比正常妇女偏小,生育是容易难产,可是更为普遍的看法是她被自己的父亲唐中宗李显处死,据说武则天登基后,私生活不太检点,有一次永泰公主和自己的哥哥李重润以及丈夫在一起说了些不满的话.武则天闻说后,盛怒之下,逼着李显将参与议论的人,全部杀死.四年之后,李显复位登基,四年前爱子爱女惨死的一幕,对李显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于是他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追封李仙蕙为”永泰公主”.并隆重地将他们的尸骨放入乾陵埋葬,李显特意提高了懿德太子墓的规格,使他在死后获得了帝王的等级.今天,懿德太子墓也已经被打开,地下玄宫中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安放懿德太子尸骨的石椁.椁身石板内外,用细腻的手法,雕刻有花卉,草木,及各种珍惜的动物.而这幅描绘宫女的石刻画,更让人着迷.画面正中刻有两扇大门,门上刻着相对而立的两个美丽的宫女.她们头上戴着凤冠,上身穿着短衫,袖口宽大,下身穿长裙,形象丰满.显得优美而高贵有的手捧包裹、 有的手捧三足盘、 有的手捧蜡烛台,表现了墓主人的宫廷生活。甬道顶部平有团花、宝相花、海石榴等图案花.在唐代的文物中,女子的形象总是特别突出,这是乾陵的另一个陪葬墓,章怀太子墓中的一幅壁画《观鸟捕蝉图》,引人注目的是,画中这位头梳双髻的少女,竟然穿着胡服的男装,女性的社会地位.章怀太子墓中还有一些表现男子生活的壁画,在这幅名为《打马球图》的壁画中,二十多个年轻贵族骑马在山峦间奔跑追逐,壁画上的任务体态矫健,马匹奋蹄疾驰,散发着一种雄健的气息,除了马球打猎也是当时贵族休闲的重要活动,唐代贵族热衷于驯养猎豹,可见,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十分崇尚健美的体形和强悍的气质,不过在这些壁画中,我们丝毫看不到墓主人真实的故事。章怀太子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唐中宗李显的哥哥,曾被立为太子,但是因为反对武则天而被贬为平民,后来又被武则天逼着自杀,死时年仅31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也没有忘记吧可怜的哥哥接到乾陵安葬,生前因为争权夺利而反目成仇的亲人,死后有被埋葬在一起。这死后是一种讽刺,我们无法揣测当年武则天下令杀死自己的儿子孙子和孙女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她有没有过一丝懊悔呢?武则天身上表现出来的复杂的人性,使得人们对乾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几座陪葬墓的挖掘,更引发人们对神秘地宫的向往。乾陵地面的恢宏气势压倒了与它同时代的所有陵墓,与之相配的地宫,无疑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规模。考古工作者通过局部探测,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乾陵地宫的情况。墓道里的天井事实上是在挖掘墓室时用来运土的通道,所以墓室越大所需要的出口就越多,天井也就越多,那么,安放帝王棺椁的墓室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天圆地方,后室里头有个天象图,汉代就有。拱顶的下面是象征厅堂的前室,摆放着皇帝生前的日用品。

地宫后室设有石床上面放着两具棺椁,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据考证,乾陵地宫的空间约为五千立方米,按其四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陪葬品,那么陪葬品的体积也在一千二百立方米左右,这些文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在陕西曾经发掘过一座唐代的皇家寺院法门寺的地宫,出土了大量的皇室用品,特别是其中的金银器,华美典雅令人眼花缭乱。法门寺地宫中还出土了一件武则天的绣裙,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武则天的遗物。而在神秘的乾陵地宫中,一定保存着更多炫目的皇家器物和武则天的遗物。这让人们对乾陵地宫产生了巨大的探寻热情,是否挖掘乾陵一度成为考古界争论的一大热点,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贸然挖掘乾陵能不能对地下的文物有效地实行保护,还是一个疑问。学者们相信这座陵墓所蕴藏的秘密,会与武则天传奇的命运一样,惊世骇俗。至于将来还有没有可能目睹武则天的真容,还有多少出人意料的发现,这些悬念将长期困扰着世人。谜底的真正揭开,尚待来日。

游客朋友们,乾陵之行快要结束了,留给大家一些时间自由活动,半个小时后我们集合返回。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5

各位游客: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两座陵墓特别吸引国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东陵,一座是陕西的唐乾陵。前者埋葬的虽不是皇帝,却是大权独揽,垂帘听政,丧权辱国的清太后慈禧;后者埋葬的则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在位时政通人和,社会和经济发达,死后以山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来陵墓保存完好。

“巨坟云是旧梁山,山石崔嵬颇耐攀。南对乳丘思大业,下临后土望长安。”这是郭沫若同志游乾陵时吟出的一首诗。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它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0xx年的时间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峰(北峰)和南面两个山峰作为布局的骨架。北峰海拔l047.6米,呈圆锥形,是墓室所在地。南面两峰,东西对峙,构成陵园的天然门户。整个陵园范围方圆40公里,周围还有王公贵族陪葬墓17座。各位游客,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乾陵游览一番。

陕西乾陵导游词 篇6

秦中自古帝王州”,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皇帝共计208位,有73位皇帝葬在陕西境内,一共72座帝王陵墓,这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乾陵。

乾陵的建筑遗址、出土文物,赢得了各国首脑赞叹和大量观众的喜爱,可与欧亚已列入世界遗产的同类项目相媲美,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文化神韵。1961年3月乾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博物成立于1978年,建在唐永泰公主墓的遗址上。

馆藏文物丰富,馆内设有乾陵文物精华展:集中展出了上世纪唐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各类精美文物一百余件,有色彩亮丽的唐三彩、雕刻精美的石椁线刻画以及绚丽多彩的唐墓壁画,它们被称为“唐墓文物三绝”,还有做工精美、雕刻细腻的金银玉器和铜镜,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盛唐文化的精彩与辉煌;专题陈列——唐代胡俑展:(胡人,是对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统称)这个展览是为了配合20xx年奥运会特地举办的,收集展出了建国以来陕西境内出土的各类胡俑精品一百余件,他们形象生动,表情各异,有的络腮胡须、有的深目高鼻、有的身穿翻领开叉胡服等等,仿佛让我们看到了1320xx年前胡人在长安城的生活情景,聆听到了西市酒家中的胡姬招徕客人时清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