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高中知识点高一内容页

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2023-01-30 12:03:02 高一知识点 访问手机版

篇一: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夜,深了,居民楼的灯光若隐若现,热闹的商业街,此刻也悄无声息。一位书法家的书房内却时不时传来了与这个安静氛围极为格格不入的细碎话语。原来是四兄弟——笔、墨、纸、砚——正在争论谁最重要呢。

毛笔是骄傲的老大:“我是你们当中最重要的,你们看,如果没有我,再多的字,再多的纸,不也是什么用都没有?而且,书法家们都拿我写字,难道我不是最重要的?”

墨汁一听这话,火气噌噌噌的往上窜:“我认为我才是你们中的佼佼者,毛笔大哥,你写的字再美,也必须先经过我的洗礼啊!少了我,你难道要蘸水来写字吗?”

宣纸一听笔墨的争论,本就不舒展的眉头更皱了起来,他说:“你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可缺了我也不行。有笔有墨,可是少了我,你们就算有通天的本领也无从施展,我才是最重要的!”

笔墨刚想反驳,一向沉默的砚台弟弟也耐不住性子开口了:“依我看最重要的非我莫属,墨汁大哥,你别忘了是我牺牲自己的身体才换来了你的新的生,怎么又跟我抢起功劳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书架上的一本年迈的词典吵醒了,他听到了四兄弟的对话,沙哑着嗓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固然个个重要,但是,只有联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缺了谁,别人都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团结在一起,就不再有什么强弱轻重之分了。”

词典爷爷的这番教诲,让笔墨纸砚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一阵沉默之后,毛笔轻轻地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挑起争端的”。其他三个弟弟异口同声的检讨,是他们不对,只知道宣扬自己的优点……终于,四兄弟又重归于好了。

老词典笑了笑,闭上眼又进入了梦乡。

夜再次陷入沉静之中……

篇二: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爷爷喜欢书法,一张报纸,一支毛笔,一碟墨,就足以让他在椅子上坐一下午。

记忆中常常是这些画面:爷爷戴着老花镜,端坐在红漆木椅上,布满老茧的手握着毛笔,点墨泼墨。我坐在爷爷的膝上,在爷爷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练字。晚霞当空,书房里墨香扑鼻,一幅幅遒劲的大字铺满桌面……

那年冬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屋外寒风瑟瑟,屋里却墨香怡人,爷爷已经开始练早课了。见我过来,爷爷说:“还记得你五六岁的时候,跟我说要学书法呢,转眼你就长大了……”爷爷说着说着,叹了一口气,眼睛望向了窗外,显露出失落与孤独的神情。是呀,自从上了初中,学习任务重,字就少练了,爷爷却很在乎。

我看着爷爷,再看看爷爷写的条幅。那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如群蚁排衙,有种莫名的吸引力。“爷爷,我还想学!”我脱口而出,爷爷吃惊地望望我,继而露出欣喜的神色:“好,咱们一块练。”爷爷给我备好笔墨纸砚,满脸慈祥地看着我练。偶尔会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握着我的手说:“你看,握笔的姿势要调整,手要这样握……”爷爷耐心地教着,“写字的要有笔锋,哎,对……”我握着笔,在纸上不停地移动着,一笔,一笔地写着,心中充溢着满满的幸福。

春节到了,我拿了一副写好的春联给爷爷看。“爷爷,你看,我马上就要超过你了!”爷爷接过春联,上下左右端详了好一会儿,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我的孙女真棒,马上爷爷教不了你了,但现在,你还不如我!你看这个字,这一笔……”爷爷说得我心悦诚服。我赶紧乖乖地去那间满是墨香的房间里练字。爷爷悄悄地走进来,坐在我身边,也练起了字。书房里静静的,墨香弥漫房间,一股温暖的气息在心中漫延。

爷爷酷爱练字,尽管眼睛老花,体力渐消,但寒来暑往从不怠慢。“爷爷,你别练了,歇会儿吧!”爷爷搁下毛笔,说:“爷爷快要写不动了,教不了你啰--爷爷要是不练字,早就忘记怎么写毛笔字了。”他微微叹了口气,又拿起了笔。

爷爷粗糙的大手紧握毛笔,在纸上勾连点顿,每一笔都略显艰难,少了以前气势,手不停地发抖,他老了。他的毛笔字没有几年前的刚劲,却多了几分柔美!

现在爷爷还在练字,我也还在向爷爷学着写字。

篇三: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富贵者,牡丹也。今又花开,牡丹江畔牡丹亭,国花开,赏花者纷至沓来。看中华气节,品牡丹风情。

闲散在园中散步,见众人围一老者,生性好闹,便走过一瞧。老者站桌前,供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挥笔作画墨牡丹。

园中牡丹开得紧,不愧对富贵二字,虽彰显贵人本色,却又不失含蓄节操。跟《石头记》中的大观园有的一般,贵而不俗,雅而不土。老者提只大笔,将它在砚中舞上一番,便要下笔。好气魄,指间力气绷紧,如苍松劲柏,笔间八步,枝枝叶叶簇紧团结,从纸中长出,墨色谨然,虚虚实实,紧紧松松,深深浅浅,处处张显着国花劲力的藤蔓。笔继续挥洒,力道不觉减少半分,叶尖却舒张卷伸。一旁有人叫道:“好笔墨!好笔墨!”老者似乎起了性,却理性依旧在。加水入墨,起笔点缀,瓣瓣花开。却不同于亭旁红粉盛开的花儿,夹在其中的是有着囯韵魅力的墨色。我看得入神,置身其中,夹杂在墨与墨间,惊叹,赞美,却也道不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忽的风起,满园的牡丹舞了起来,更加的嬉闹,这朵似宝玉作诗,那簇如宝钗说笑,好个热闹。老者也激动起来,乘着风势,描摹的着张扬的牡丹。他兴奋地将袖子捋起,轻重缓急,水散水聚,更似舞蹈武术。笔还在纸上伸展着拳脚,仿似武者练拳,伸掌,下跨,跃起,刹车,牡丹朵朵盛开,墨气在风中挥散着,我全然融在其中,体味着牡丹的韵律精神,呵!是大方又不高傲,是艳丽又不失庄重,是包含着中国古韵文化的深厚精神。风更大了,园中的牡丹顽笑着。墨色的牡丹盛开着,方寸间,几朵墨香四溢的大家闺秀便在画中亭亭玉立,彰显着富贵人的婀娜多姿与儒雅好客。忽地有一朵娇小精致的花儿欢笑着来,墨色透明鲜亮,真似个园中宝玉,顽皮!顽皮!一朵朵的墨色开了起来,繁荣,和谐,不一会儿就开满了画纸,却也开得巧妙,左右逢源,轻重得体。

老人神气中更多了三分沉稳,想是要结画了。换只小笔,浓墨点彩,将茎上的小刺与花上的脉,不动声色的冒出,最后回锋收关结画。

仔细看来,墨色牡丹,果不一般。那彩色中蕴着的矫揉造作,盛气凌人,全都变了灰飞,化作尘土,去了。承出的是中华国韵,儒雅墨色,现出的是牡丹的高贵,庄重,冷静与大方。

今赏墨牡丹,晓牡丹国韵,知唐人气节,畅快!畅快!

篇四: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我从三年级起就开始练习毛笔字了。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每周六,我都会去“经典书艺”上一个半小时课,然后回来花上一些时间,勤加练习。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经典书艺”的教室学写毛笔字。刚准备好笔墨纸砚,老师就来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练“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太好了,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好好练,争取把这新的字体练好。可是当我写到“赠”这个字的时候,怎么写也写不好,总觉得哪里不协调,一边挠头,一边放下了笔,正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第一次上毛笔字课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第一节课,老师教我们练习横的基本笔画。一连练了几十张纸。天哪,这算怎么回事,我有点着急,觉得很枯燥,眉毛都皱成了一团。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字如其人,有一手好字,是一生的财富啊!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老师的话的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我静下心来,重新拿起笔,正在这时,赵老师出现在我的身旁,他对我说:“蒋均伟呀,你怎么会写不好这个字呢。行笔要学会‘中峰用笔’,使峰尖常在点划中运行。为使笔划有力度,要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要想一想,收笔用‘露峰’还是‘藏峰’”。一边说着,一边握住我的手,写了起来。看着老师下笔,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我的撇和点没写好。于是我拿起笔,照着书上又练了起来。咦,这字怎么了,涩涩的。停笔一看,笔墨用少了,所以运笔不顺畅,使得我的字太干了,有的笔划像是几根硬生生的树枝,于是我拿起笔,蘸了蘸墨,仔仔细细又写了一个“赠”字,端详一番,进步很多。抬头看着赵老师,他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是啊,从入门学习横竖撇捺开始,从临摹郑文公碑和张猛龙碑开始,我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学写毛笔字,磨练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细心。如今,我的软笔书法已经考到了五级,这是对我努力的一种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争取更大的收获。

篇五:以笔墨纸砚为话题作文

千年徽墨,让我沉醉

砚者研也,所研之物即为传统墨块。

第一次接触徽墨,是去安徽游学感受徽文化的路上。虽说在笔墨纸砚中,墨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但是徽墨的出现,却有如一朵墨梅,在我眼中淡然开放,在我心中馨香弥漫,让我沉醉其中。

犹记得那天,我们走在沁染着徽文化影子的小巷中,小巷里那翘着雕花檐头的高墙和精美的花砖,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久远的气息。走进巷子深处挂有“千年徽墨”的朱红木门,一股墨香迎面飘来,嗅着那飘散的淡淡松香,我不禁心神宁静。

一位笑容和蔼、白发苍苍但精神抖擞的老人迎接了我们,并将我们请进制墨店。只见店内的工作人员个个都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手头上的工作,有的拿着铁锤拍打着什么像面团一样黑黑的东西,有的拿着毛笔蘸着颜料在墨块上一笔一画地勾勒着什么……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介绍我国传统文化——徽墨的工艺制作。”老爷子笑呵呵地开讲了,“徽墨的制作主要有11个步骤:选料、炼烟、漂洗、和胶、杵捣、成型、晾墨等……”老爷子边说边指,“仅晾墨工序,一的两墨就要六个月,所以古时有‘轻胶十万杵’、‘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魂’的典故,说的就是每个小小的墨块看似轻巧简单,实则饱含了太多匠人的辛劳辛苦。知道这些你就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了。古人有云‘人磨墨,墨磨人’,‘不研墨,不成书’,研墨的过程其实是修心养性的过程,可惜现如今人们只用方便的墨汁,或敲击着快节奏的键盘,研墨的人已是少之又少,会制作徽墨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老人不禁叹息着。

听着老人的话,我不禁思绪飞扬,我仿佛看到在久远的时空中,一位温润如玉的雅士铺一张素纸,研一方徽墨,而后手执羊毫,蘸墨运笔,云烟落纸……于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因之风致典雅、活色生香。

拿起这小巧朴实的墨块,我心中感慨万千:一锭徽墨,有如一阙小词,婉约中不失刚健,舒美中富有骨气。一锭徽墨,将中国雕刻、装饰、艺术浓缩于一体,令人叹为观止。一锭徽墨,浓缩和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徽墨,已经不仅仅是一锭墨和徽文化的一个标志,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枚邮戳!

看着手中的千年徽墨,我已沉醉其中……